才缘.情缘.禅缘 –赵孟頫夫妇与中峰明本禅师

人们都知赵孟頫博学多才,能诗善文,懂经济,工书法,精绘艺,擅金石,通律吕,解鉴赏。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,开创元代新画风,被称为“元人冠冕”。元仁宗尤为欣赏与尊崇;据说只称其字“子昂”,而不直呼其名“孟頫”,并比喻其为:“唐李太白、宋苏东坡”。论其有七大优点为常人所不及:“帝王苗裔,一也;风采秀异,二也;博学多闻,三也;操履纯正,四也;文词高古,五也;书画绝伦,六也;旁通佛老之旨,造诣玄微,七也。”由于元朝皇帝赏识,遂召为集贤殿侍讲学士,中奉大夫,不久再拜翰林学士承旨,封荣禄大夫,官至一品,“荣际五朝,名满四海。”而赵孟頫更是曾被忽必烈称为“神仙人物”。殊不知赵孟頫与妻管道升才更象金庸小说中的人物;一对“神仙眷侣”,为世人称羡。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,字仲姬,是一位难得才女,对书法绘画,都很有造诣。在书画界历史人物中,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。
由于赵孟頫荣升元朝高官,其夫人管仲姬也被封为吴兴郡夫人。管夫人随赵孟頫来到大都,京中达官贵人、富商游子,有求不到赵孟頫字画的,就以能获得管仲姬的字画为荣。元世祖诏管夫人写《千字文》,看到她那纤巧清丽的字迹,不亚于被苏轼称为“骨气沉稳,体兼众妙,精能之至,反造疏淡。”的智永大师。元世祖大加赞赏,说道:“今后世都知道我朝有善于书法的女才子。”当时官僚内部对“南朝人”到京城作官是很鄙视的,赵孟頫又身为宋朝的宗室,也为同僚们看不起。于是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就填写了两首《渔父词》,劝告丈夫归隐故里,其一曰:
“遥想山堂数枝梅,凌寒玉蕊发南枝。山明昭,晓风吹,只有清香苦欲归。”
其二:
“人生贵极是王侯,浮利浮名不自由。争得似,一扁舟,弄月吟风归去休。”
这对神仙眷侣内心世界是丰富的,二人的才情俱雅,品味超脱,其灵魂和谐流露于诗词之中。赵孟頫回爱妻一首词道:
“渺渺烟波一叶舟,西风木落五湖秋。盟鸥鹭,傲王侯。管甚鲈鱼不上钩。”
他们的情感还交溶于书画之中,他为仲姬的《渔父图》题款:
“侬在东南震泽州,烟波日月钓鱼舟。山似翠,酒如油。醉眼看山百自由。”
夫画《春江垂钓图》,妻依旧补绘墨竹,妻绘墨竹,夫仍然为之做《修竹赋》;妻画《梅竹卷》,夫照样为之题款。
作为“神仙人物”的赵子昂也不免俗,曾经想要娶妾,便写作了一首小词调笑管夫人说:
“我为学士,你为夫人。岂不闻陶学士有桃叶桃根,苏学士有朝云暮云。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,无过分。你年纪已过四旬,只管占住玉堂春。”
管夫人回赠说:
“你侬我侬,忒杀情多。情多处热似火。把一块泥,捻一个你,塑一个我。将咱两个,一齐打破,用水调和。再捻一个你,再塑一个我。我泥中有你,你泥中有我。我与你生同一个衾,死同一个椁。”
赵子昂读了管夫人的词,大笑而打消了娶妾的念头。”于是这便成为了冰雪聪明、柔情似水的女子化解夫妻感情危机的千古绝唱……。
历代之才女很少如管仲姬一般,多才多艺,且至工至精。其写璇玑图诗,五色相间,笔法维妙,浑然天使遗物;画墨竹梅兰,独出手眼,始创晴竹新篁;工山水、佛像。湖州瞻佛寺有粉壁一堵,夫人前往画竹石图,高约丈,广有一丈五六尺,巨石作飞白,晴竹亭亭如生。明正统年间的画梅名家王谦,曾誉道:“赵魏国敬写佛像,笔致与魏公(赵孟頫))抗衡”。
此外,管道升尤擅刺绣,《山楼绣佛图》、《长明庵图》等作品,载于史籍。在2003年北京翰海拍卖公司征集拍品中,有一件非同寻常的宝物一一元代管道升针绣《十八尊者册》。在这件无以伦比的刺绣《十八尊者册》还道出了与禅僧中峰明本的交往;赵孟頫与妻管道升曾拜明本和尚为本师,为虔诚的俗家弟子。管仲姬皈依明本禅师后,常于寺中书写经文,并绣《十八尊者图》共16幅,供于寺内。明本禅师于绣像册尾跋:“赵夫人面对如来,心存空寂,为梵宫之善果,显度世之。金针绣出尊者二十像,并侍从、比丘、金刚、韦驮法像衣钵,服御龙虎之属备极,镂云错彩之奇,为山寺常住供奉,推其愿力,实有良器。”管道昇心信佛法,是虔诚的佛教徒,与明本和尚,经常以书札形式往復,札中尊明本和尚為“父师”,而自称女弟子。管夫人多次请中峰禅给亡故的亲人作超度,禅师也曾多次约管夫人给多个寺中绘制刺绣佛像、抄写经卷。

管道升行书《与中峰禅师尺牍》
仁宗延佑六年,他们夫妇终于辞官,由京城大都双双南归,船行到临清,管仲姬竟以脚气病复发而死。这年她五十八岁,赵孟頫七十二岁,中峰明本六十有三。赵孟頫后世情感苦寂经常以书札形式向明本禅师倾诉……
赵孟頫夫妇早年拜在明本禅师门下,与中峰明本既是书画同道又是良师益友。赵孟頫与明本相互探讨禅法,每次都以禅宗中明心见性,觉悟本来具足的清净佛性为根本,而论到真切处,常“悲泣垂涕,不能自己”。
师徒又为诗友。明本禅师才思过人,有一日,赵孟頫偕明本禅师访元朝大散曲名家、诗人冯海粟,冯起初甚为轻之,冯出示《梅花百韵诗》,禅师览后以《九字梅花咏》:
“昨日西风吹折千林梢,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。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,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。半枯半活儿个厌倍蕾,欲开未开数点含苞香。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,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”。
《古梅》:
“起好虹柏卧好差,犹吐冰霜度岁华。山月江风常是伴,不知园馆属谁家。《雪梅》:
“五出花开六出飞,玉肌寒拥素绡衣。更看霁月同清白,一夜窗前瘦影肥。”《腊梅》诗:
“金玉同盟破雪开,清香夜色满瑶台。不因密渣将花染,安得峰皇点额来”。《隔帘梅》:
“庭花映箔眩呤眸,一片香云锁莫愁。风卷黄昏疏影动,珊瑚枝上月如钩。”《月梅》:
“数枝姑射斗婵娟,疏影分明不夜天。散却广寒宫里桂,春光长满玉堂前”
等百首《咏梅》诗和之。当场震住所有人,海栗肃敬,再不敢有轻慢心。遂拜于禅师座下。
咏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重要诗题之一,诗人词客借咏梅寓意,以梅花不惧严寒,坚贞不屈的品格而自喻自重。这首《九字梅花咏》诗确实写得好,尤其在形式上还沒有人写过,是最为难写的诗歌,有诗和曲揉合在一起的味道。实为诗中难得之佳作。
明本还写有“春”字韵《咏梅》七律诗百首,如:
“自香自色自精神,察变知机始悟真,梁宋已习浑未识,羲皇而后有新人。两三蕊得奇偶像,南北枝分混沌尘。勘破本根玄妙处,一团清气一团春。”
又如:
“夜窗呤人静留神,凋和风寒问趣真。一气不谐三益友,十年又送几佳人。纷纭著树烟凝雪.漠漠浮云月洋尘。乞与徐熙画新景,末应传得笔头春。”均为上乘诗作。
赵孟頫任江浙儒学提举时,在浙江、苏州等地,与明本禅师往来频繁。一次明本禅师又来到苏州,结庐于阊门西五里的雁荡。郡人陆德润闻禅师之名,施松冈数亩,建平江幻住庵,赵孟頫题匾额曰“栖云”。传说建此庵时,由冯海粟炼泥,赵孟頫搬运,明本亲自涂壁,建成草堂三间,可见几人相交之深。明本于此居住了三年,前往参学禅者络绎不绝,成为又一重要传法道场。

赵孟頫画中峰明本禅师《红衣罗汉图》
赵孟頫致中峰明本和尚的书札很多,流传最广的是《赵文敏与中峰十一帖(附管夫人一帖)》,赵孟頫致中峰明本和尚的书札保存于今的至少有二十帖。赵孟頫致明本的书札由于是私人信件,而明本又是自己最为尊敬的禅师和师父,所以比较真实地记载了他的一生至晚年生活情况和内心的精神生活。因此,中峰明本禅师为赵孟頫夫妻情感世界中又一真实依靠的良师益友。
中峰明本禅师是元代最杰出的高僧,本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后尊奉藏传佛教,但数代元朝皇帝,却先后多次对中峰明本礼敬有加。元仁宗即位后,赠明本禅师为“佛慈圆照广慧禅师”,又赐金襕袈裟;元英宗时,又赐金襕僧伽黎衣;到了元顺帝初年,更册封中峰明本禅师为“普应国师”,并敕令将其三十卷的语录与文集收入佛教大藏经中。因此从王公贵族至朝臣文士如霍廷发、赵孟頫、冯子振、郑云、王璋、敬俨、答刺罕脱欢等无不拜覆在中峰明本禅师座下。
禅宗自唐、五代发展至宋,由于朝廷和士大夫的尊信,使禅宗自山林进入了庙堂,五山十刹及天下丛林的兴盛,带动了禅文化的全面繁荣。但文字禅的兴起,必然与单刀直入,真参实悟难以协调。与士大夫们一起低吟浅唱,在庙堂上为人君祝圣祈年,毕竟不是幽寂独朗的禅光本身。蒙古族南侵,冲散了禅宗的庙堂繁华。故明本禅师对于官府和各大丛林的迎请,却东走西避,流离无定。他常常以船为居,往来于长江上下和黄河两岸,亦或筑庵而居,皆以“幻住庵”为名,聚众说法。明本禅师曾中肯地指出当时学佛人的通病“只尚言通,不求实悟”;针对参禅者,他指出:“今之参禅不灵验者,无古人真实志气,不把生死无常做一件大事,拌舍积劫以来所习所重不下,又不具久远不退转身心,毕竟病在于何?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。夫根本者,性真圆明,本无生灭来去之相,良由不觉,瞥起妄心,迷失本源,虚受轮转。当知山河大地,明暗色空,五阴四大,至于动不动法,皆是生死根本。若不曾向真实法中脱然超悟,更于悟外别立生涯不存窠臼,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重任者,死尽偷心,方堪凑泊,则枝叶生矣,可不慎乎?”禅师毕生以清苦自持,行如头陀,虽名高位,尊而不变其节,风骨独卓,众望所归,被尊之为“江南古佛”。

中峰明本书法(柳叶体)
中峰明本的禅学思想影响波及朝鲜、日本等海外佛教界。因此日本神宗视天目宗为祖庭。由于明本禅师深得禅学精髓,又秘极传法,当时的天目山狮子院,成为闻名中外的禅宗临济宗名刹。
南诏有个僧人,素明教观,而且知识广博,颇有辩才,他对人说:“听说中国有禅宗一派,我将前往考察,如其理精博,我就服其学;如果其学不当,我就要改变它的宗旨,让它服从我们的教观。”他来到中国,与明本一交谈,立即领悟到自己从前所学并未洞发源底,正准备回南诏发扬光大禅宗,却在吴地因病死去。其弟子携明本的画像回到南诏,行至中庆城,四众迎像入城,香烟缭绕,万目仰观。据说那画像发出神光,直达天外,南诏人惊异不已,于是都改信禅宗,而尊中峰明本大师为禅宗第一祖。

zh_CN简体中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