伏虎寺

伏虎寺是全国重点寺院,距报国寺2华里,位于瑜伽河与虎溪汇流处,海拔630米,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。

    伏虎寺原为一小庙,旧名药师殿,行僧心庵开建。南宋绍兴年间,行僧心庵再建。伏虎寺得名,一说寺院附近山中有虎伤人,僧士性建“尊胜幢”以镇虎患,改名伏虎寺。一说因伏虎寺的后山形如伏虎而取寺名,伏虎寺名也沿用至今。
    清顺治年间,贯之和尚率弟子可闻大师重建寺院,历时二十余载始成,名“虎溪禅林”,亦称伏虎寺,为全山最大寺庙之一。后来,可闻大师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广种杉树、桢楠、柏树,按《法华经》一字一株,称“布金林”。布金林与大峨寺的旃檀林、白龙洞的古德林并称为峨眉山的三大园林。布金林古木参天,浓荫蔽日,伏虎寺整座寺院均掩映在密林之中,有“密林藏伏虎”之称。然而,寺院的屋顶上却终年无败叶堆积。于是,清康熙皇帝于康熙41年(1702年)赐伏虎寺“离垢园”三字,为佛教圣地远离尘垢之意。
    到伏虎寺朝圣,进入寺门便是弥勒殿,殿内供有金身弥勒佛坐像,两侧分塑四大天王坐像。弥勒殿后系韦陀殿,内有韦陀菩萨金身坐像。
    普贤殿内供有普贤菩萨金身像,背龛供奉阿弥陀佛圣像。大雄宝殿内正龛上供有“三身佛”,佛像十分庄严。按照佛教的信仰,“三身佛”是释迦牟尼佛的三种不同表征,即法身佛、报身佛、应身佛。殿内左龛供奉文殊菩萨像,右龛供奉普贤菩萨像,左右两侧是十八罗汉,后龛为观世音菩萨渡海像。
    大雄宝殿右侧院内有一座华严塔亭,中置明代铸造的紫铜“华严宝塔”,塔高5.8米,共14层,塔身铸有4700余尊小佛像,塔体内外镌刻着《华严经》文。华严宝塔以其时代久远、体形高大和铸造精良而居中国铜塔之最。

伏虎寺内有全山唯一的罗汉堂,于1995年峨眉山佛教协会拨款200多万元重建。罗汉堂高大雄伟,恢弘庄严。殿内供奉的500阿罗汉均按照佛教传统塑造,造像生动,流金异彩,佛教氛围十分浓郁。

en_USEnglis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