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3月27日,我们有幸在中山大学聆听了耀智法师的《佛学讲座》。题为“禅与幸福人生”。其内容共分三个方面。第一,何谓禅与幸福人生;第二,禅的入门;第三,幸福人生的实现。
法师讲道:佛学是实践学,改造学,是释迦牟尼的修后证经验的一个成果;与哲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。佛教的定义是:佛教是佛陀的教育,佛学是思维模式,佛法是改造人生的方法。禅的定义,禅是尽力,正思维,弃恶。六祖坛经讲:外不着相为禅,内不起动念为定。禅不是物质上的东西,是物质之外的东西。从物质的心,转到精神的心。从污染的心,转到清静的心,从迷失的心转到觉悟的心,从凡夫的心转到圣人的心。
再说何为人生?法师认为人生,分为生活、生命、生死。生活是活动性,生命是延续性的,生死是关键性的。人生活在世界上,是活在当下,每天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,使我们在这个社会里生活得很压抑、很紧张、很痛苦。尤其是在现在的工业社会里,我们人试图要改造世界,在改造世界的同时,也会给我们带来诸多问题,所以人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和制造问题,旧的问题解决了,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,按下葫芦起了飘,没有止境。从深层次来看,我们人生也共同面临着一个问题,人究竟从何而来,死往哪里去?我们的命运如何?我们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?这是一个永恒的困惑。千百年来,许多圣人都在探讨和追思这个问题。这些探讨来自什么?来自我们的思维,来自我们的判断,来自我们的猜测,来自于我们个人有限的经验。于是我们对人生就很难有一个真正的体悟人生的真谛。
佛教如何看待人生呢?早在2555年前,释迦牟尼佛通过禅定体悟人生的由来。释迦牟尼佛(也叫悉达多太子)对人的生老病死非常地困惑。他舍弃了尊贵的、即将要继承皇位的太子的位子,跑出皇宫,到雪山里修行。在雪山里进行6年苦行。在雪山里6年的禅定是何等的艰苦?但是佛在那里禅定了。在禅定的时候,也许他所看到的、他发现的,跟我们是不一样的,佛经里讲地狱、恶鬼、畜生、人、天、阿修罗,六道轮回。在现实社会中,我们只看到人、看到畜生,看到现实的有形众生,但我们不具神通看到地狱、恶鬼、畜生。但是佛看到了地狱、恶鬼、畜生等等。他看到之后,要打破沙锅问到底,究竟何以因缘而下地狱?何以因缘而成恶鬼?何以因缘而成了畜生?何以因缘而到了天堂?
在6年的苦行中,虽然他通过禅定发现了这些东西,但是他还没有搞明白人生的道理,于是他舍弃了6年的雪山苦行,到了菩提迦耶,就是现在我们经常去朝圣的菩提树,就在那里打坐,如果再不明白人生的道理,他永远不起坐。他在第三夜的时候,就观众生为何要老死。我们最怕死亡,于是他在观察,人怎么会有老死。他观想:人怎么会死呢?死从生而来。然后又继续观察,生以何因缘而生?于是他继续讲:生不从自生,不是天生,非无因缘生从因缘生。“不从自生”,不是自己生的,不是想投胎做人就做人,做仙人就做仙人,如果自己可以选择的话,我们就不会苦了。“不从天生”,在当时,婆罗门教里面讲,人是皇天创造的,他认为也不是从天生的。“非无因缘生”,不是无缘无故地生,从因缘而生。
这个生从何而来?从有而来。他又想,每个人的身份不一样,究竟这个生从有来呢?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。“色有”又是从哪里来呢?从取而来。“取”又从何来呢?从爱而来,我们要爱,我们要渴望,才能去取。“爱”又从哪里来呢?爱从感受而来。我们要有感受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色、香、声、味、触、法。要有感受,感受里面有乐受、有苦受、有不苦不乐受。对于我们喜欢的东西,我们有渴望,就去追求,这是爱。爱从受而来,受又从触而来。接触又从哪里来?在母亲的肚子里,看到母亲十月怀胎有六入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,六入婴儿从何而来?从名色而来,就是母亲怀孕的时候,入胎了。为什么会入胎呢?名色从哪里来呢?从识而来,是阿赖耶识,阿赖耶识是一个种子。我们经常讲灵魂,佛教不讲灵魂,讲神识,儒家讲灵魂,就是这个东西。怎么有孩子?就是这个神识去投胎。神识又从哪里来?从造作而来。有善的造作、恶的造作,造作完了以后,把你聚集起来。
那么造作又从哪里来呢?从无明而来。佛想到,人的生老病死是从无明而来。他往上追溯、观想、禅定,观想到最后发现人是从无明而来,这是内观。于是他进一步竖观,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,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,触缘受,受缘爱,爱缘取,取缘有,有缘生,生缘老死忧悲恼苦。我们要知道,人的生命是从无明而来。如果能断了无明,无明灭则行灭。我们要进一步解释一下,无明就是无始无明,与我们的佛性、与我们的觉悟性是同时存在的,在我们没有开悟、没有成佛之前,无明是跟我们的佛性同时存在的,叫做无始无明、根本无明和枝末无明。根本无明发生动变的时候,就产生了贪嗔痴慢疑恶见,这是痴惑与见惑,起枝末无明。所以说我们的起心动念从早上到晚上,我们想的是自私自利。自私自利肯定受的是贪嗔痴等狂魔的主宰,当这些东西主宰的时候,我们还有善吗?无明主宰了行,行就是造作,我们的言行造作肯定不善。所以行是造作,造作有善的也有恶的。造作以后怎么办?造作以后种子不灭。我们要知道,我们每个人每天造作的东西,它是存在的种子,有善的造作,有恶的造作。它存在哪里?存在第八阿赖耶识,就是第三个行缘识。这个识像档案识一样。我们每天办了很多事情,把它记录下来,放在档案里。我们的行为,我们的起心动念等造作的东西,也是有个档案,那就是阿赖耶识(眼耳鼻舌身意六识,第七是末那识,第八是阿赖耶识)。
今天看到大家的影像,存在我的第八阿赖耶识。你从早上到晚上,从年头到年尾,从年轻到年老,最后死亡的时候,佛教讲有一个神识,就是第八阿赖耶识,叫做去后来先作主翁。人死的时候,最后离开的是这个识(佛教也叫中阴身)。人要投胎的时候,最先去的也是这个识。当我们父母的父精母血在产生怀孕的时候,这个识就进去了,然后在母亲的胎里,在49天以内就成了一个物体,称为名色。到49天之后,我们在肚子里慢慢长大了,眼耳鼻舌身意长开了,到了10月怀胎满了以后就降生了。降生以后就要接触这个社会,叫做触。刚刚出生的小孩天真无邪,没有感受。出生之后慢慢长大,然后就会有感受,就是“受”,感受的时候有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。然后我们会产生爱,产生爱了之后就会产生取。取了以后就产生有。在现在受、爱、取,在感受过去生的业报的同时,我们还在造作。所以《因果经》里面讲:“欲知过去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未来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我们今生的业报是过去带来的,造成我们个人的身份不一样。但是我们感受到这个果报的时候,我们还在造作。受、爱、取造成了今生的因,又会产生一个有。有才产生一个生,然后又投胎,然后又生,生又从少年到中年、晚年,最后败坏、生死。人生何来?就是从逆观的十二因缘和顺观的十二因缘。佛法里讲,它来自于无明。因此我们每个人可以主宰自己,我们可以断无明。
《法华经》告诉我们,为什么佛要建立佛教?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开示众生。从这个意思讲,人与佛的区别在哪里?区别在觉与迷的关系。佛破无明,得智慧观,他也是跟我们一样找过去的。那迷在何处?就在无明。无明又从哪里产生呢?从三业(身业、口业、意业)里产生,身业里有杀、盗、淫;口业里有两舌、绮语、妄语、恶语;意业里有贪嗔痴。我们一切的生活都是从三业里造作。
我们知道,我们的造作来自于无明的主宰,我们怎么办?我们就要去断掉无明,把我们污染的三业转变为清净的三业。把我们迷失的三业转变为觉悟的三业,把我们凡夫的三业转变为圣洁的三业。所以我们每天在忏悔,“往昔所造之恶业,皆由无始贪嗔痴,从身语意之所生,一切我今皆忏悔”。我们从往昔所造的恶业是无始贪嗔痴,“从身语意之所生”,从我们的口业产生。“一切我今皆忏悔”,现在我们要忏悔,我们忏悔自己,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,忏悔在佛法来讲就是断缘。过去我们受贪嗔痴的影响,我们的造作就有恶业。就像《地藏经》讲:阎浮提众生,起心动念,无不是业,无不是罪,因果轮生。我们没有那么伟大,我还不是圣人,人不为己,天诛地灭,只要我喜欢,我有什么不敢做的呢?这是无明的冲动。既然无明的冲动是我们带来的,“欲知过去因,今生受者是”,你今生的命不好不要怪谁,要怪就怪自己。“欲知未来果,今生作者是”。过去我们造作了,现在我们就要断缘,因和果要经过一个缘才能产生结果。就像种子一样,你把它放在瓶子里,或者把它煮熟了,它永远是一个因,成不了果。你只有把它埋在地里,有土壤、有肥料、有水份、有阳光,这个因缘具足了之后,才会产生果。我们过去造了恶因,今生你的习性不好,动不动就起恶念,你这个缘在这里,人家看到你不好,甚至有人教训你,你贪心重了,法律要制裁你,最后就成了恶果。如果我们的缘断了,就好办。比如你的贪心、习气变了,你不去抢,法律就不会制裁你。所以说:“菩萨畏因,众生畏果。”
因此,我们要从禅定里静思,要让我们改变身、口、意三业。同时,佛也告诉我们,虽然佛与众生是觉与迷者,佛也不说他是唯一的佛,众生都有佛性,个个都能成佛,他不是唯一的佛。佛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三叹奇哉:善哉,善哉,大地众生,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性。只因妄想执着,而不能证得。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佛性,只要我们断了无明就可以了。所以每天在诵经的时候都会说“愿消三障诸烦恼,愿得智慧真明了,普愿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萨道”。“三障”第一个就是烦恼障,也是我们的无明。第二是业障,无明是在我们的行为,叫我们造作,造作了以后就成了果报障。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是从无明而来。何谓禅与人生?就要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,要生活得幸福,必须要以禅修的方法净化自己。沒有禅的生活,我们就会起恶念,就有了恶的习气,不好的行为,生活就失去了正能量。所以禅是改造我们生活的系统工程,
第二,禅的入门。今天的主题是“禅与幸福人生”,我们就要讲讲禅的问题,虽然禅宗悟道这么美妙,这么好,但是我还是做不到,我们有方法给你做,佛经里有很多的法,问题是你愿不愿意做。
禅有四禅天,一切修炼的活动就是四禅天,包括气功,包括佛在世的时候修炼的六识都是四禅天。而四禅天里的初四禅天在方法上是不一样的。四禅天从佛法来讲是有漏之心,它所追求的目标不一样,或者追求强身健体,或者追求功能,为人判断吉凶,这是有漏的禅定。无漏禅定就是发乎其心,一切为众生而着想。这是禅的不同方法。
禅的入门有什么方法?佛经里面有很多告示我们的方法。但是我们要用什么方法?我们先观察我们自己,我们的烦恼是哪个最严重?有很多烦恼,我们怎么处理?我们要观想哪个最严重。每个人都会找,贪嗔痴是最严重的,还有每天活得很苦的,佛法的《大般涅槃经》讲,贪心众生不净观。
我们要修不净观,怎么修不净观?一个是观照我们自己,另一个是观照别人。观照自己是破自己执着的身体,观照别人,特别是失恋的人、受感情伤害的人,这种是最麻烦的,我们要修不净观。从头发到耳朵,到眼睛,到鼻子,到口,到我们的五脏六腑,到我们的大小便,我们的人什么时候是清净的?我们看到一个外貌漂亮的小姐,其实你一观察,都不漂亮。所以通过这种观想,可能我们的贪心、对异性的追求,慢慢就会放下了。尤其是思念的人、感情伤害的人,对他可能有效。所以我们首先要观察,观身不净。当然,对人生失去意义的,千万不要观照。本身就想死,结果一观照,他更觉得没意思,更想死了,所以还要看你个人的情况。
第二点是憎恨心。我们的起心动念是憎恨,那怎么办呢?佛告诉人们要慈悲,佛的慈悲是非常大的,佛经讲:佛有众生缘的慈悲,有法缘的慈悲,有无缘的慈悲。众生缘的慈悲:每个人都有感情,对我的家人、兄弟、朋友,他有困难,我去帮助他。跟我没有关系的,我也会帮助他。同时众生缘慈悲包括动物生命的怜悯关爱。耀智法师还引用了唐代白居易“谁道群生性命微,一般骨肉一般皮。劝君莫打枝头鸟,子在巢中望母归。”的诗句表示万物同体众生缘的慈悲观。
法缘的慈悲:他通过学佛,他了解我们这个社会是人创造的,人创造的是一种缘起法,是互相依存的,我应该去帮助,所以法缘的慈悲就产生了。无缘的慈悲就是一种空性,菩萨不念旧恶,对我们坏的人,我们也要帮助他。因此我们要有慈悲观。
慈悲观在佛经里有修法,首先打坐起来,把你很欢喜、快乐的东西传递给你的亲人,哪个亲人是你最喜欢的,你把这种好的东西传递给他,这是很容易做到的。传递成功之后,你再观想,把你的舒服、快乐、喜悦的心传给你非亲非故的人。大家不认识我,我把快乐传给你们,第三步,观想你最憎恨的那个人,在你生活中,老是给你障碍,老是跟你竞争,这个人是你最憎恨的,你把你的舒服、快乐、喜悦传递给他。所以第一步是传给亲人,第二步传给非亲非故的人,第三步是传给你讨厌的人。最后,你的慈心观成就了,你自己就感到没有那么多的坏人,没有那么多的敌人,别人看到你就觉得很慈祥,慈眉善目。他看到你之后,就很喜欢你,很想亲近你。
第三个是散乱的心,我们现在起心动念非常散乱,我教大家一个方法,呼吸观。我们每个人都要呼吸,我们生活就靠呼吸,气断了就没有呼吸了。可是每个人在呼吸的时候,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观想你的呼吸?思想这么乱怎么会去观想呢?不可能观想。现在就要你去观想。怎么观想?我们的鼻腔出来是呼气,进去是吸进去。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感觉?在人中这里有热的感觉。呼出来的时候有热的感觉,吸进去的时候是一个清凉的感觉。还有长的感觉、短的感觉,有粗的感觉、细的感觉,有滑的感觉、有涩的感觉,滑是很容易呼吸的,涩就是有停顿,就像有鼻炎的,呼吸的时候还很辛苦。如果我们观想我们的呼吸,把相对的四个问题展开成8个问题,你观想得非常清楚,你的心就细了,心一细你就没有那么多烦恼了。
但是,在我们烦恼很粗的时候,这种呼吸还不行,还有一个叫数数观,就是在呼的时候,观想一,在呼第二次的时候,观想二,从1到10,重复3—5遍,这样你的心就静下来了,静下来之后观想你的呼吸。你观想到明明白白、若有若无的时候,你就感觉到非常清净,非常安详。当你在观想中,我们打坐的时候没有什么烦恼,打坐之后出现了烦恼,这是本身存在的,只是你在静的时候看得非常清楚。你不要恐惧,不要惊慌,不要害怕,让它正常地生发,你看着它,观察你的呼吸,慢慢地,这个妄想就没有了。有一个学生跟我讲,晚上下不了线,早上起不了床,学习成绩不好,这就是因为生活习性不好。这个数数观的方法其实是很简单的方法,对我们是很有用的,每天找个很清静的地方,打坐,抬起头来,慢慢地观察你的呼吸。特别是你紧张、痛苦、失眠的时候,这个禅修对你就有意义了。幸福从禅而来,大家要有这种方法,如果没有这种方法,你就空手而去。这是关于禅的入门。我今天不可能讲得太清楚,你们可以看一些书,找到人生中合适的生活方式。
第二点是禅的体验。禅的体验是什么?禅的体验就是一种境界。这种境界就像我们喝水一样,这个水是热是冷,是咸是淡,这要看个人的体会。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、正确的方向,通过这种方法静坐的时候,究竟禅是什么?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它没办法跟你分享,也没办法跟你共享,是你个人的经验。有道无道,自己知道,别人不知道。但是如果有一个修行的人,你亲近他,也会受到他的气息的影响禅的体验就要靠自己去体验。很多人到寺庙来感到舒服了,回到家里又不舒服了。当然,真正有禅的生活,在家里也要感到舒服,不要以为老婆孩子给你带来麻烦。老婆孩子对你是原启发,你要担负这种责任,你就不会感到很累。
第三点是禅的生活。禅这么好,为什么我感受不到呢?其实每个人都感受得到,禅是一种境界,凡夫有凡夫的境界,圣人有圣人的境界。凡夫是找烦恼的境界,没办法改变三业,没办法清净三业,凡夫的生活就是烦恼的生活。圣人的境界也是离不开日常生活,离不开我们的人生,他就是转化三业,从迷失中找到觉悟,从污染中找到清净。所以《六祖坛经》讲,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觅菩提,恰如求兔角”。修行的过程就是禅修的过程,禅修的过程就是要从我们的生活中改变自己。第三,幸福人生的落实。有禅的生活,人生会过得自在,过得快乐,没有禅的生活要靠什么幸福呢?人的幸福是什么呢?第一是生存问题,每个人要生存,要解决温饱,为了生存,为了温饱,我们拼命地赚钱。可是当他赚了钱以后,他能幸福吗?如果能幸福的话,我们就在这个幸福社会里定一个达标的指示。什么达标的指示?就是你这个人这一生中有多少钱才够生活?你说达到300万就幸福了,有两个孩子,一人一套房子,自己住一套房子,自己就幸福了。还有很多创业的人经常跟我讲,现在很辛苦,如果我手头有两三百万,有两套房子就好了。可是我看到他发展到十几个亿了,他还是很辛苦,《八大人觉经》里讲“心无厌足,惟得多求”。在农业社会有一个《不足歌》,“终日奔忙只为饥,才得饭来又思衣;衣食两样皆俱足,家中缺少美貌妻;娶了妻子并美貌,出入无轿少马骑;骡马成群轿已备,田地不管又度息;购得良田千万顷,又无官职被人欺;七品五品皆嫌小,三品四品仍嫌低;当朝一品为宰相,还想皇座去登基;心满意足为天子,渴望长生无死期;种种妄想无止息,一棺长盖抱憾归”。人的生活不是物质能代替的。
快乐是与苦相呼应的。比如,当我们饿的时候,我们吃饭是一个快乐,当我失眠的时候,睡一个好觉就是快乐,当我们失去一个亲人的时候,亲人相见是快乐,当你空虚的时候,找一个娱乐是一种快乐。但是假如你已经睡足了,吃饱了,在这时候你再睡再吃会快乐吗?没办法快乐。所以世间快乐是无止境的。如果是一种禅的生活,那就是常乐。我们现在的人可能某些方面的痛苦减少了,同时得到的快乐也是有限的。人要改造世界的时候,现在带来了多少问题?带来这些问题的时候,我们能快乐吗?现在环保问题、空气污染问题非常严重,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,所以现在的人生活得很压抑。所以一定要有禅的生活。
佛教和其他宗教不一样,其他宗教寄托于天堂的快乐,这是完全靠他力的,佛教既要靠自力,也要靠他力。你自己的力量与佛的力量相应,有那么多丰富的经典,你自己看了以后,才得到修炼。禅修的生活使人找到一个积极的生活,感恩的生活,回报的生活。
积极的生活:很多人对佛教有误解,认为佛讲空,佛讲苦。刚才你不是讲了吗?人生来于无明,来于烦恼,人生是很苦的,所以你是消极的。不是这样的,我们知苦才能改变苦,佛讲苦是一种积极的,而不是消极的。如果你的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之后,你对你的妻子就会相敬如宾,你不会同床异梦,对你的老人就会孝敬,对你的子女就会慈爱,对你的朋友就有信用了,这难道是消极的吗?这就是积极的。为什么不过这种积极的生活呢?所以,老子讲:“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”。我们很想打败别人,打败别人就靠力气而已,一个人统领百万大军去打败别人,但是他战胜不了自己。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,就是改变不了自己,不能战胜自己。所以,能战胜自己,才是一种积极的。如果不能战胜自己,那就是消极的。
禅的生活有四句话,耀智法师希望大家记住:放下但不是放弃。随缘不是随便。承担不是负担。圆融不是圆滑。
感恩的人生。我们每天在生活,都离不开这个社会,所以你要生活在感恩的世界。人是众缘和合,像爱因斯坦讲的,我每天上百次地反省自己,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,包括死去的人,所以我要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已经领受了的、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。我们每天的生活所需,我有钱买一个名牌的衣服,我有钱请你吃饭,一顿饭一两万块钱,这个钱是众缘和合的,是社会所创造的,所以我们要有感恩的心。
是要有回报的生活。既然人是一个缘起的,是一个众缘和合的,我们离不开一个群体。就像我在这里讲,大家如果不来听,我讲给谁听?个人是离不开群体的,这样就需要结好缘。佛教里讲,人的缘有四种,一种是报恩的,大家人缘很好,家庭很好,事业很成功,赚钱很厉害,这是报恩的。第二种是报冤的,你的社会人缘不好,个个看你都不习惯,都讨厌你,你也怨恨别人。第三是讨债的。第四是还债的。按佛教的名词来讲,我们这个社会离不开这四种情况的人。
那么我们如何去回报?我们现在的人都在索取,而没有回报。我们现在需要能源,就拼命地开采,可是大自然给我们什么回报?空气污染的回报、干旱的回报、沙尘暴的回报,这就是我们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造成的。从佛经里讲,依报正报不恶,你开采为了你自己的生活,就是你的正报,但是依报是你生活的环境。我们的环境也要保护,依报就是我们的环境。对人也是一样,对社会也是一样。我们要有一个责任心。既然我们不能独立生活,我们就要对社会施恩,社会对我们才有报恩。所以我们究竟选择受施的好,还是选择施舍的好?所以佛教的六度第一个就是布施,布施就是要广结善缘。布施里有财施、法施等等。在我们的生活中,第一个是财的布施,你有能力,你就去帮助别人。第二是教育的布施,传播你的知识。第三个是服务的布施,第四是身体的布施,见到人,与人打个招呼,敬个礼,这是身体的布施。第五个是时间的布施,当众生有痛苦的时候,需要向你陈述的时候,你可能工作很忙,你能够听他陈述,然后改变他。第六个是空间的布施,比如说我们上公共汽车,看到一个老人、一个小孩,你让个位给他。你的房子很多,有人没有地方住,你让个地方给他住,这是空间的布施。还有一个是技艺的布施,比如说你会太极拳,会强身健体,把这些方法教给别人。最后一个是欢喜的布施,看到别人有功德,我们要去赞叹,这就是施恩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每个人都可以做到。人人都可以做到,我们为什么不去做?我们做了之后,我们就会幸福。
禅是尽力,禅是正思维,禅是弃恶的。你通过禅,让你的生活从污染改变为清净,从迷失改变为觉悟,从凡夫改变为圣人的时候,你在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就是一个积极的人生、感恩的人生、回报的人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