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認真落實“一國兩制”方針,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多民族、多文化、多信仰的綜合優勢,提升三地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作用,支持港澳特別行政區融入國家整體發展大局,促進港澳地區長期繁榮穩定,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“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論壇”,於2019年10月28-29日在廣州鳴泉居國際會議中心舉行。這是自中央頒佈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以來,首次由三地共同舉辦的高層次文化交流活動,受到三地學術界、文化界、宗教界的高度重視。
這次文化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、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、中國人民大學淨土文化研究中心、廣東中博佛文化傳播研究院四家學術機構主辦,得到粵港澳三地政界、文化界、宗教界的大力支持。出席這次論壇的粵港澳三地主要嘉賓包括:廣東省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黃強、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黃慶勇、吳茂芹,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李敏、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李慶奎、中國人民大學淨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溫金玉、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賴品超、廣東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、廣東中博佛文化傳播研究院院長許建華、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長張志剛、廣東省佛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釋宏滿、釋光明,副會長釋明慧、香港道教聯合會副主席葉映均、廣州市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黃學良、香港伊斯蘭文化協會會長楊興文、天主教一團一會辦公室主任周太良、澳門佛教青年總會會長釋妙智、中國伊斯蘭教經學院副院長高占福、香港孔教學院副院長陳志良、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學愚、廣東省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原主任羅繼東等。出席者包括來自粵港澳三地政界、文化界、學術界、宗教界、新聞界的嘉賓近100人。
論壇開幕式10月28日上午舉行,由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主持。首先全體起立,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。中國人民大學淨土文化研究中心溫金玉、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賴品超、澳門科技大學教授林廣志(由於林廣志教授于澳門另有活動無法前來,由其學生李涵聞博士代替其致辭)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黃慶勇、廣東省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黃強先後致辭。






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黃慶勇在致辭中表示,中央宣導的“人類命運共同體”思想,啟發我們從“人性如一、人群歸一、人類同一、人天合一”的四個維度,去理性認識“人性本心共同體、人群利益共同體、人類命運共同體、人天生命共同體”的發展路徑,共同創建國家、人民、自然之間永續相利的生態社會和美好世界。他繼而指出,六祖惠能作為外來佛教中國化的典型代表,其對人性本心具有大徹大悟之境和深厚感染力,對推進粵港澳三地命運共同體的認知與合作,將產生重要影響。

黃強在致辭中表示,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明確提出了共建人文灣區的重大決策,指出三地要加強人文對話交流,在交流合作中增強彼此的瞭解和認同,增強三地同胞對國家的向心力,增深對一國兩制的認識,加深三地青少年弘揚中華文化,體會國家的發展成就。黃強指出,這次三地首次聯手舉行高層次的文化論壇,對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文合作與對話交流,將產生重大影響。

開幕式結束後,全體論壇代表大合影。

在一天半的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論壇中,先後安排了四場專題研討交流。分別圍繞“華夏宗教文化的發展傳承”、“宗教倫理與文化認同”、“伊斯蘭、天主教中國化的理論與實踐”、“共建宗教文化與人類命運共同體”四大專題,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探討。先後有22位專家學者和宗教界代表人士登臺演講,他們的精彩演講引起與會者強烈反響。論壇期間還有多位與會者即席發言,暢談感受,提出問題,探索交流,會場氣氛十分熱烈。







閉幕式中,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學愚教授做了總結。他高度評價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論壇的舉行,指出三地文化學者這次的研討交流成果豐碩,意義重大。他希望三地學術界、文化界、宗教界未來進一步加強交流,深化合作,搭建三地人文合作的新平臺,為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三地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園而努力。

香港亞太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張斌教授在總結閉幕式說:這次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論壇非常成功,成果到位,歸結起來有七大點。一是“多元文化和命運共同體”這個主旨層次高,格局大,囊括了粵港澳三地多民族、多文化、多信仰的綜合優勢和時代使命;二是論壇舉行的時間及時,地點合適,在最佳的時機、方位找到鄉情、鄉音的凝聚點;三是學術界、宗教界、政府三方力量彙集合一,深入交流,找到了最大的共用點和公約數;四是提交會議論文的水準很高,覆蓋面廣,展示了專業性、地域性、民族性的高度融合,提升了論壇命題的含金量;五是展示當代宗教理論研究的開放性,首次把宗教理論融入到最迫切的大灣區人文建設之中;六是參加論壇的學者具有廣泛的代表性、專業性,彰顯了具中國特色的不同角度、不同視野的宗教探索精神;七是主辦單位的策劃高超,接待完美,服務到家,策劃者具有舉辦一流文化論壇的水準和能力。


論壇期間,與會者參觀考察了廣州三大宗教名勝建築廣州大佛寺、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、廣州三元宮。廣州大佛寺始建於西元917年,南漢時稱新藏寺,明代擴建為龍藏寺,後改為巡按公署,康熙年間仿京師官廟制式,是廣州歷史悠久並具嶺南地方風格的佛教代表建築。


廣州石室聖心大教堂始建於1863年,由法國設計師設計,中國工匠建造,歷時25年,是廣州天主教區最大的教堂,是國內現存最宏偉的雙尖塔歌德式建築之一,東南亞最大的石結構天主教建築。



三元宮開始建於東晉元帝年間,初名越崗院;明代萬曆年間重修改稱三元宮,是嶺南現存歷史較長,規模較大的道觀建築。參觀廣州具代表性的佛教、天主教、道教三大宗教建築後,加深了出席代表們的對宗教文化的認識。


